落實環保也是政績(讀者論壇)
來源:
|
作者:無錫潤靈
|
發布時間: 2020-05-23
|
1816 次瀏覽
|
分享到:
當前,美麗鄉村建設盡管已成為基層政府的中心工作,也取得了可喜進展,但不可否認,與發展的硬要求相比,一些鄉村環境保護還是軟任務,舉步維艱。目前仍然有污染項目大行其道,甚至一些已被國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、高污染項目,依然受到地方政府的“特殊禮遇”,有禁不止。
當前,美麗鄉村建設盡管已成為基層政府的中心工作,也取得了可喜進展,但不可否認,與發展的硬要求相比,一些鄉村環境保護還是軟任務,舉步維艱。目前仍然有污染項目大行其道,甚至一些已被國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、高污染項目,依然受到地方政府的“特殊禮遇”,有禁不止。
之所以如此,重要原因是對基層的政績評價體系與美麗鄉村建設要求不配套、不適應。當前,基層干部政績評價主要是以經濟發展指標多少論英雄,一俊遮百丑,導致一些干部為了獲取個人政績,急功近利,不管三七二十一,只管發展經濟。相較于單純的經濟發展數據,環保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,難度大,水、土、空氣等污染治理無所不包;環保投入見效時間長,如果僅以當前的績效評價機制,環保投入實際上變成了“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”,不利于調動各地方主政者積極投身環保事業。這是鄉村環境保護難和污染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中國要美,農村必須美?!苯ㄔO美麗鄉村,盡管發展是第一要義,但既然是美麗鄉村,那么題中應有之義和重要表現應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鄉村,絕不能在發展中忽視環境保護工作。試想,如果在發展中對環境保護放任自流,鄉親們呼吸不到清潔的空氣,喝不到干凈的水,看不到青山綠水,即便再富裕,也難以稱為美麗鄉村,鄉親們也不會買賬的。因此,美麗鄉村建設,不僅是要發展經濟,同時還要保護環境,使鄉村既富裕又美麗。
要解決美麗鄉村建設面臨的環境保護難題,單靠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。當前,應當在廣大鄉村倡導和落實“環保也是政績”的發展理念,建立科學的干部政績評價、利益導向體系,讓環保者得益受利,讓污染者得不償失,根除急功近利的短期發展行為,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預防污染的產生,讓鄉村真正美麗起來。